徐嘉

作品数:39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伦理儒家伦理精神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宗法伦理起源新探
《江苏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40-51,I0002,I0003,共14页徐嘉 
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礼乐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23AZX005)的阶段性成果。
殷商时期的祖先崇拜是宗法伦理的源头。在伦理维度上,殷代祭祀先公、选祭与周祭先王的宗教性活动,强化了族长(商王)的权威,凝聚了宗族共同体。西周初期,祖先崇拜发展为作为理性制度设计的宗法制,并且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而形成了宗法...
关键词:宗法伦理 祖先崇拜 孝友 宗法分封制 仁爱 
儒家伦理探源:“朋友”伦理的起源与演变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徐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ZX005)。
在甲骨文中,“友”的象形义是佑助、友爱。在商周金文及先秦经典文献中,“友”“朋友”指称宗族兄弟,故产生了“兄弟友爱相助”的伦理规范。春秋时期,“朋友”开始指称非血缘的伦理关系,而儒家学派所倡导的“朋友”伦理包含了两种不同...
关键词: 朋友 责善 以友辅仁 朋友有信 
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全过程审查机制构建被引量:6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杜盼盼 徐嘉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号:KYCX19-0132)的阶段性研究果。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所带来的伦理风险也与日俱增。为了应对这些伦理风险,进行科技伦理治理就成为必然。在科技伦理治理中,建立全过程的伦理审查机制至为关键。全过程伦理审查机制将科技活动划分为议程设置、产品研发和使...
关键词:科技伦理治理 全过程 审查机制 
“亲亲相隐”:儒家文化中的生命伦理秩序观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4-79,共6页杜盼盼 徐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Z01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9-0132)。
“亲亲相隐”是儒家文化中充满争议的一个命题。本质而言,“亲隐”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隐”在内在逻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自隐”预设了个体生命之于国家的优先性,而“亲隐”则预设了血亲关系之于国家的优先性。从儒家的生命伦理...
关键词:亲亲相隐 血亲关系 生命伦理秩序 
论“乐”的伦理精神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黄梦肖 徐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家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19BZX115)。
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与“礼”所体现的伦理价值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礼”强调等级分明的伦理秩序,“乐”则追求整个社会的“和同”,体现一种“和”的伦理精神。这一独特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过程复杂而漫...
关键词: 礼别异 乐合同 乐教 伦理精神 
礼乐的伦理精神
《新华文摘》2023年第13期40-43,共4页徐嘉 
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模式,或者说是一整套建构国家体制、维持社会秩序的理念与指导民众行为方式的准则与规范,对中国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产生了奠基性的、持久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儒家伦理的原初形态,而且深刻影响了...
关键词:伦理规范体系 原初形态 精神指向 伦理精神 儒家伦理 意义追求 礼乐制度 社会秩序 
礼乐的伦理精神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48-57,I0003,共11页徐嘉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伦理机制研究”(2242018S10016);“商周伦理探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先秦儒家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19ZXB115)的研究成果。
原初时期礼乐一体,以敬神娱神的方式,发挥了维持群体秩序、巩固共同体团结的伦理功能。殷周之际将礼乐制度化,其最大变革在于制礼作乐合于德,并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伦理原则作为礼乐的规定性。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的...
关键词:    伦理精神 
“群己权界”中的道德权利与伦理秩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2期41-42,共2页徐嘉 
“道德权利”不是固有的、传统意义上伦理学体系中的论题,但却是当下伦理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要求以“道德权利”来保证个体行为的合道德性或正当性——这一问题起源于伦理学之外,却需要以道德哲学的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道德权利 伦理秩序 伦理学体系 伦理关系 道德哲学 张力结构 群己权界 合道德性 
走出“丛林”的现代伦理学的“形态学”理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38-140,共3页王有凭 徐嘉 
海德格尔于《林中路》文首言:“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做林中路。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在“一切皆被允许”的现代,面对层出不穷的伦理道德问题,身处“丛林”①的中西学者纷纷祭出众多异质的伦...
关键词:现代伦理学 伦理学理论 伦理道德问题 林中路 文明冲突 海德格尔 杳无人迹 伦理觉悟 
“群己权界”中的道德权利与伦理秩序被引量:1
《学海》2022年第4期184-193,201,共11页徐嘉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伦理机制研究”(项目号:2242018S10016)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权利理论不是伦理学中的固有论题,其近几十年的兴起是缘于维护个体利益的需要。而带来的难题是,哪些道德权利必须保护,道德权利不可僭越的边界又是什么。通常采用的以静态的、原子式的方式抽象地分析道德权利,并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
关键词:群己权界 道德权利 伦理秩序 自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