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玉林[1] LU Yu-lin
机构地区:[1]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广东青年研究》2024年第4期18-31,共14页The Youth Studies of Guangdong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22VS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以百年来对青年的科学研究为背景,以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青年研究为参照,探讨青年研究的实践愿景、问题意识、分析框架和理论建构四个基础性问题。实践愿景作为对青年研究的价值认知和作用预期,影响着对青年研究的价值定位,我国对青年研究的基本定位是为政治服务。问题意识的核心是对青年成长发展中的矛盾和疑难的关注,左右着青年研究的问题选择,我国青年研究对弱势、边缘的青年群体和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分析框架由视角、理论和方法构成,制约了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和阐释取向,过渡、代、阶层仍是青年研究的主导视角。理论建构有理论创新、理论重构、理论综合三种不同的形式,话语是理论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我国青年研究理论建构的关键是打破西方框架、本土问题和资料的格局,汲取青年工作话语建设的经验,不断增强话语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