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博士生科研素养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Scientific Literacy Model for Doctoral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作  者:余菡[1] 杨品 宣星宇 YU Han;YANG Pin;XUAN Xingyu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2]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出  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有组织科研驱动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效应、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CIA240290)。

摘  要:理工科博士生是未来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中坚力量,科研素养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评估其能否有效应对复杂科研挑战、实现科研创新的重要准则,也是体现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对34名理工科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构建了以科研信念为引领、以专业底蕴为支撑、以正向心态为动力、以协同应变为保障的理工科博士生科研素养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应以“爱国奉献”为内核,强化科研信念的导向功能;以“专业基础”为基石,稳固专业底蕴的支撑效能;以“心理健康”为焦点,激发正向心态的驱动潜能;以“团队合作”为纽带,深化协同应变的保障机能。

关 键 词:理工科博士生 科研素养 研究生培养 扎根理论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