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叙述“上海故事”的不同方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子瑜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摘  要:小说《繁花》文体的独特性为研究者广泛关注。在分析这一问题时,研究者多结合作者自述,但若回归小说,它的结尾已自我指涉其叙述体式。在小说结尾处,准备为苏州河写剧本、制作电影的芮福安与安娜,同阿宝、沪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故事讲述法”的深入交流。辞别几位法国人后,阿宝不由得说起他们“乱拍”上海,因为芮福安是这样讲述心中理想的上海故事的:“一个普通的上海少女,穿普通的上海少女服装,下工后,驾驶一条小船,回到苏州河上游,一个贫民窟里生活。”阿宝指出他的想象完全不符合地理人情,芮福安所要求的“普通”也仅限于时代旁观者对于“最大多数群体”天真而无着落的想象,他最终也不过是觉得“少女,女工,船的画面”十分美好,上海便再次成了外来者眼中审美化的上海。

关 键 词:故事讲述 阿宝 自我指涉 贫民窟 审美化 外来者 旁观者 福安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