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间性看情感创伤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陶 章奕涵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1期152-152,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根据主体间性心理学的阐释,伴随情感创伤而来的日常意义之崩溃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安感,正是源于众人皆知却在沉沦中所逃遁的本真向死存在。在面对最本已的死亡时,人与他人的彼此关涉失去意义而变得彻底孤独。因此情感创伤的痛苦根源是:向死存在虽是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但常人沉沦于日常生活之中而尚未真正领会并自由地选择此种本真存在,可是一个人由于受到情感创伤的打击,猝不及防地被迫直面向死存在这一最本已的可能性,由此视夺了他与周围常人世界的存在关涉,只能在绝望孤独中感受到与周遭世界的割裂与疏离,同时也丧失了重返常人生活世界的能力。

关 键 词:向死存在 主体间性 本真存在 心理学 人与他人 沉沦 日常生活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