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中的可表演性探析  

Exploring the Performability in David Hawkes'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全功 Feng Quango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310058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1期303-321,共19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专项课题“经典译作作为媒介的艺术特色与海外接受:以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为例”(24ZJQN008Y)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可表演性是戏剧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小说翻译中的可表演性还鲜有涉及,霍克思翻译的《红楼梦》就有很强的可表演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译文本身的文学性及其作为独立文本的价值。霍译中的可表演性主要体现在声音层面,具体手段包括拟声词的翻译、韵脚的使用、相关词汇的重复、各种形貌修辞等,在人物话语和叙述话语中都有所表现,很多是译者通过添加或变通相关话语实现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译文读者带来了一种如闻其人、如见其人的阅读体验。

关 键 词:霍克思 红楼梦 可表演性 文学性 

分 类 号:I046[文学—文学理论] 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