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黔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贵州惠水550600
出 处:《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00-107,共8页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新时代党和国家治藏方略实施研究”(项目号:2021-GMD-023);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研究”(2024RW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美国学者潘诺夫斯基将图像阐释方法归纳为本体阐释、寓意阐释、文化阐释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关注图像的自然意义、常规意义、内在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视阈下,作为国家名片的人民币上的图案呈现了社会史和文化史发展的重要节点,浓缩了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程中的多种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能够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人民币图像具有图像阐释学的三重意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价值传播作用和符号意义建构作用。通过对人民币图案的分析,试图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挖掘历史文化,唤起共同记忆;弘扬民族精神,重现共同意象;提取文化基因,塑造共同标识;促进民族交融,铭记共同身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