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粟铄然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200233
出 处:《天中学刊》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Journal of Tianzhong
基 金: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AZX016)。
摘 要:叔本华提出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自我学说。他从自我、意志与理智的三方关系着手,揭示了心灵世界中的无意识部分和压抑机制,从而在心理学层面上阐明了自我认知的困难之处。他在康德双重性格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习得性格说,由此建立了性格与自我认知之间的深层关联。他的性格说虽不乏实践智慧,但却存在两个明显的局限:第一,性格说对自我采取了一种静态化的理解;第二,性格说脱离了社会的现实因素。以尼采和马克思的学说对这两个局限进行批判性审视,可以发现:人是一个可塑的、动态的生命体,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可以获得有限度的改变和提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