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诗韵 Tang Shiyun
出 处:《现代哲学》2024年第6期105-111,共7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笛卡尔哲学著作集》翻译与研究”(22&ZD041)。
摘 要:笛卡尔的动力因继承自一个悠久而成熟的传统,最初由阿维森纳提出,表示一种产生存在本身的原因。通过纵向哲学史的梳理以及横向文本的分析,笛卡尔所使用的动力因内涵能被较为精确地定位,它有三种特征,即产生存在、原因与结果不同、原因与结果同时。动力因的三种特征使得笛卡尔的因果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体系有了很大差别,并且对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产生深远影响。了解动力因的确切内涵,对学界把握笛卡尔的哲学有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