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锋杰 Liu Fengjie
机构地区:[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青年》同人文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关系研究”(21BZW05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讨论“文论创新”时,人们的着眼点往往在文论史的脉络中进行。如讨论宋人的古文观,以唐人的古文观为对照;讨论清人的诗学观,以明人的诗学观为对照。看后起的文论有哪些不同于前人,从而将其视为创新。这当然是研究文论创新的一条路径。但是,这样一种仅在文论史“自身之内”寻找发展的研究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看不到“自身之外”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样能提供文论创新的资源,甚至可以说,这个“自身之外”的空间比“自身之内”的空间更具有创新的可能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