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晔梦 Li Yeme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12期122-128,共7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洲犹太知识分子对伊休夫科教文化事业的建构研究(1882-1948)”(19CSS03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民族国家建构视域下以色列文化潮流演变研究”(2021M700046)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世纪以来,在启蒙思想和现代化思潮影响下,关于“犹太问题”的讨论在欧洲学术界、思想界一直经久不衰,围绕犹太历史“连续性”进行的争议与辩论成为其核心内涵之一,并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从反犹主义立场出发,批判犹太人的“反同化性”和“族群顽劣症”;二是赞赏犹太历史的“毁而不灭、流而不散”,以及不断裂的文明形态与思想文化成果。两种观点虽然立场有异,但其实都承认犹太历史存在某种“连续性”,而且把连续性的根源归纳为犹太人的宗教性与族群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