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力嘉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5年第7期50-52,共3页
摘 要:“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仁者爱人”,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至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孔子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一方面,他肯定了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人需要慎言而内视修行;另一方面,他格外重视行动,强调要将内在之知转化为外在之行。在孔子的道德观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是建立理想人格的途径,履行道德实践则是提高修养的最终目的,而践行道德最终意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我们仍旧需要不断研究孔子的道德观,发掘其中的合理因素,并在当代青年修德的实践中践行该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