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雯,李海峰:美育因美的过程性消失,难以深入心灵、滋养灵魂、触动生命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5年第2期80-80,共1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摘  要:靖雯,李海峰在《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10期《过程性消失的隐忧: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美育的困囿与突围》一文中指出,美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的社会深度媒介化,使美的创作、欣赏及感悟面临过程性消失的隐忧:时间的加速化、碎片化、私人化变奏,造成了美的创作速食化、碎片化与自我化;空间的即得化、场景化与展演化共存,造成了美的欣赏表面化、同质化与功利化。

关 键 词:媒介化 自我化 人工智能 李海峰 私人化 功利化 场景化 美育 

分 类 号:G40-014[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