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春阳[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25年第2期243-256,共14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冯友兰冯友兰1895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父亲做过知县。早年入中国公学,1915年考取北京大学哲学门,与嵇文甫是同学兼同乡。师从陈黼宸(介石)、马叙伦,听过黄侃的《文选》《文心雕龙》课以及章士钊的《逻辑》课程。梁漱溟长冯友兰两岁,却是他的北大老师。1919年冯友兰考取官费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以《天人损益论》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31—1934年完成其《中国哲学史》(上下册)的写作。陈寅恪和金岳霖分别撰写审查报告附于书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