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莲南小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永 陈志鸿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莲南小学

出  处:《教育》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Education

摘  要:一、课后服务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CIPP评价理论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基于泰勒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而提出的。这一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项评价活动组成,是一种综合型、全过程的评价模式。课后服务评价具有计划、组织、综合、实施、再循环的动态特点,包含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学生发展、社会满意、学校创新举措等多个方面。如果仅以开展课后服务价值进行终结性评价来代替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全程性评价,就违背了系统性评价的要求,难以精准反映当下课后服务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CIPP评价模式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能够克服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缺陷,能有效推动课后服务评价趋于更全面、更系统。因此,CIPP评价模式作为中小学课后服务评价的理论基础更具适切性。

关 键 词:服务评价 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过程评价 创新举措 适切性 动态特点 成果评价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