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170-177,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范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BZW02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巴洛克不仅仅是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也是重要的哲学资源,许多哲学家的思想中都蕴含着鲜明的巴洛克元素。其中,本雅明和德勒兹都通过借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将巴洛克引入了自身的思想系统之中。本雅明将巴洛克描绘成星丛化的理念世界,它通过呈现出物质本身的碎片化状态来打破“虚假的秩序”,进而在“废墟”中获得“救赎”。德勒兹则将巴洛克定义为将褶子推向无限的运作,进而呈现出不断“折叠—展开—再折叠”的生成事件。本雅明与德勒兹都从巴洛克中提取出反思现代性的力量,而他们所构造的两种巴洛克式另类现代性之间的差异根源于社会语境的变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