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罡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当代儒学》2024年第1期69-85,共17页
摘 要:黄玉顺与雅思贝尔斯的对话,是理解生活儒学的重要线索。在生活儒学的形成期,黄玉顺先后提出了对轴心期理论的两个批评,一为“复古主义疑难”,一为“不透彻的存在论疑难”。在批评的基础上,他又先后提出了三个历史哲学架构,分别以“文化史”“儒学史”和“形而上学史”为历史架构的主体。这三个架构表明,他的思想实现了由“形而上学”到“前形而上学”再到“存在论”的两次突破,完成了通向“生活论”视域的准备。在中国正义论研究过程中,黄玉顺提出了以“社会”为主体的历史哲学架构,形成“生活论”的历史哲学。经由梳理此历程可知,在生活儒学的观念中,合而言之,历史即生活;析而言之,生活为历史之本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