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燕 姜亚军[1] LI Yan;JIANG Yajun
出 处:《外语电化教学》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Technology Enhanc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BYY189);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输入输出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4K021);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国际传播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英语学术话语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3JSFZA02);西安外国语大学思政教改重点项目“融入课程思政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3BZSZ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词块是连贯语篇的基石,关乎学术语篇的可读性、说服力和语言地道性。该研究采用语料库驱动法,基于自建学术论文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外作者学术语篇中四词词块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并探讨其词块使用异同的原因。结果发现,中国作者学术文本中词块种类和总频数皆高于英语母语者,但其词块多样性较低。结构上,中国作者词块以小句类结构为主,尤其是被动结构、Anticipatory-it和That-从句词块等;而英语母语作者以短语类结构为主,特别是名词-of、介词-of以及名词后修饰结构词块。功能上,中国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文本导向和参与者导向词块,而英语母语者使用了更多的研究导向词块。中外作者词块次功能也呈现显著差异,较为突出的是定位、量化、附加、目标、构架和介入功能等。中外作者词块的使用有共性也有特性,其差异主要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作者有限的词汇量以及较弱的语域意识等。研究发现能够帮助写作者在学术语境中撰写更符合英语本族语特征的文本,并促进EAP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