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共同体与治道:黄道周“敬”论三维  

Do Conscience Need to be Hidden?——On the Dilemma of"Knowledge"Placement in the Context of Yangming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杰[1] SHEN Peng-yu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99

出  处:《社科纵横》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CWTJ73);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子课题(HBZ202207)。

摘  要:“敬”是传统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贯穿于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乃至天下治道等诸多层面。“敬”在晚明黄道周的思想中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可以从个体、共同体和治道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在个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强调“敬”之于个体修养工夫的重要性。在共同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指出“敬”体现为对共同体之安定与繁荣的忧患意识。在治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主张政治教化要以“敬”作为根基,而不是滥用宪章法令。黄道周“敬”论的三个维度并不是截然相分的,而是具有错综交汇、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多维一体的“敬”论,构成了黄道周从个人修养工夫到共同体,再到天下治道的儒学思想体系。

关 键 词:黄道周  个体 共同体 治道 

分 类 号:B248.99[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