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杰[1] SHEN Peng-yu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99
出 处:《社科纵横》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CWTJ73);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子课题(HBZ202207)。
摘 要:“敬”是传统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贯穿于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乃至天下治道等诸多层面。“敬”在晚明黄道周的思想中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可以从个体、共同体和治道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在个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强调“敬”之于个体修养工夫的重要性。在共同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指出“敬”体现为对共同体之安定与繁荣的忧患意识。在治道之“敬”的层面,黄道周主张政治教化要以“敬”作为根基,而不是滥用宪章法令。黄道周“敬”论的三个维度并不是截然相分的,而是具有错综交汇、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多维一体的“敬”论,构成了黄道周从个人修养工夫到共同体,再到天下治道的儒学思想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