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血清IL-6、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国[1] 赵浩 徐利 马刚[1] 赵磊 

机构地区:[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山东滕州277599

出  处:《中国卫生工程学》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1例。手术前采集胃癌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计算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情况,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预后良好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结果 51例胃癌患者随访3年期间生存31例(60.78%)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20例(39.22%)纳入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1.60±3.38)个月。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对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P<0.01);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最高(AUC=0.951),灵敏度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在不同IL-6、胃蛋白酶原Ⅰ水平的胃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IL-6>10.31 pg/ml的胃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10.31 pg/ml的患者,TNM分期明显高于≤10.31 pg/ml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29.79 ng/ml的胃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明显低于>29.79 ng/ml的患者,TNM分期明显高于>29.79 ng/ml的患者。结论 血清IL-6、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密切相关,IL-6、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存在相关性,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关 键 词:胃癌 白细胞介素-6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 预后 

分 类 号:R735.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