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刚

作品数:8被引量:4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预后个体化乳腺导管内癌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师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医用放射技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胃癌患者血清IL-6、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张国 赵浩 徐利 马刚 赵磊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1例。手术前采集胃癌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L-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蛋...
关键词:胃癌 白细胞介素-6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 预后 
毛兰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被引量:3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3年第8期689-694,共6页张国 张波 马刚 胡安祥 
目的: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μg/mL)组、ER-M(50μg/mL)组、ER-H(75μg/mL)组、ER-H(75μg/mL)+P...
关键词:毛兰素 结直肠癌 HT29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中国急性阑尾炎2017年诊疗状况分析被引量:41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9年第1期49-58,共10页吴婕 徐新建 徐皓 马刚 马驰 朱孝成 任泽强 吴旭东 陈英杰 翁延宏 胡立平 陈飞 蒋勇敢 刘宏斌 王明 杨振华 余雄 李良 张钦增 姚志刚 李为 苗建军 杨鲤光 曹辉 陈帆 吴建军 王仕琛 曾冬竹 张军 何永庆 曹建良 周文星 蒋志龙 张东明 朱建伟 岳文明 张永玺 侯俊岭 钟飞 王军炜 蔡昶 李宏燕 廖卫顺 张海洋 召日格图 刘秦杰 王之伟 陈灿文 任建安 
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BE2016752);军事医学创新工程(16CXZ007).
目的分析当前中国急性阑尾炎的诊疗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回顾性收集全国43家医疗中心(按提供病例量排序: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辽宁省大连市中心...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保守治疗 预后 
乳腺导管内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被引量:2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第7期27-29,共3页马刚 陈英男 苏东玮 
目的根据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索其个体化治疗方式及其预后观察。方法根据每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观察其预后。结果本组67例患者根据肿块大小,术中冰冻病理切缘情况,来确定手术方式。其...
关键词:乳腺 导管内癌 个体化治疗 
带蒂横行腹直肌皮瓣在复发性乳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第5期113-114,共2页马刚 李峰 
目的研究带蒂TRAM(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alis musculocutaneous flap,TRAM)皮瓣在复发性乳腺癌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及其常见并发症。方法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从我院乳腺外科选择8例患者,在复发性乳腺癌再次手术应用带蒂...
关键词:复发性乳腺癌 修复创面 横行腹直肌皮瓣(TRAM) 
28例多原发大肠癌诊断及外科治疗
《中国医师杂志》2009年第12期1667-1668,共2页马刚 张广东 洪尚游 
目的探讨大肠多原发癌(MPCC)的发病率、临床特点、病理分型、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本院1981~2004年收治的1224例原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发现的28例(2.29%)大肠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MPCC中,同时多原发...
关键词:肠肿瘤 诊断 外科学 
菌必治致戒酒硫样反应2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6期90-90,共1页张士芹 马刚 王凤霞 
例1:患者,男30岁。因车祸导致全身软组织伤。以软组织伤收入院后给予菌必治等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输液后2小时患者自行外出就餐,饮酒后30分钟回病房。随后患者出现面部潮红、疼痛剧烈、胸闷、憋喘、心慌、血压降低、心电图示ST—T段...
关键词:戒酒硫样反应 菌必治 抗组织胺类药物 大剂量维生素C 软组织伤 抗感染治疗 心源性休克 抗休克治疗 面部潮红 血压降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药物热2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年第4期51-51,共1页马刚 张士芹 
例1 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在院外开颅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6周,患者发热,且体温持续38℃以上,并伴头痛,神志恍惚,意识不清,入院后第2周,治疗改为给予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抑菌剂,改药后,第3日,患者体温未...
关键词:类抗生素 药物热 内酰胺 抗生素治疗 丁胺卡那霉素 开颅术后 头部外伤 意识不清 环丙沙星 患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