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抒漫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观念体系的当代重构研究”(23&ZD235)。
摘 要:理学“平心”说继承并改造了先秦儒家平心理论和孟子以寡欲为核心的养心学说,使“平心”由治国理政之方转化为道德哲学概念。在宋明理学中,平心是平恕公正、纯一无私之心,其理论基础为公私之分、天理人欲之辨,其最终目的为朗现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朱熹、陆九渊的“平心”说是理学“平心”说的典型。二人以习学和切磋为探索平心的切入点,以气质和意见为妨碍平心的因素,其中尤以意见为关键,并从致知诚意、发明本心两大角度寻找对治意见、实现平心的方法,最终共同聚焦于自欺的问题。关于如何克服自欺以实现平心,朱熹的天命思想和陆九渊诉诸同心以发明本心的思路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若能克服自欺,便可祛除成见、将心比心、以物观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