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与它”转变成“我与你”  

作  者:孙晓天[1]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

出  处:《小学教学研究》2025年第8期1-1,共1页

摘  要: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1878—1965)在他的代表作《我与你》中,论述过“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种关系。“我”是关系中的主体,“它”和“你”是这一关系中与“我”相对应的客体。这个关系,乍一听有些高深莫测,其实不难理解,因为马丁·布伯在解释这个关系时举的例子,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是主体。如果是“我与它”的关系,学生就是这一关系的客体“它”,“它”的一切学习行为都要由“我”(教师)的预期和目标决定,“它”反映出教学关系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如果是“我与你”的关系,学生就是这一关系的客体“你”,“你”不再是“我”(教师)实现预期和目标的那个“它”,而是先于“我”的存在,是“我”应该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而面对的平等对象。“我”不可能也不应该简单地把“你”置于我的预期和目标之下,而“我”(教师)的整个存在,应该都沉浸在你的绚烂光华中。

关 键 词:马丁·布伯 《我与你》 教育家 被动地位 客体 中学生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