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

作品数:133被引量:41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管健乐国安陈爱华米靖曹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我与它”转变成“我与你”
《小学教学研究》2025年第8期1-1,共1页孙晓天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1878—1965)在他的代表作《我与你》中,论述过“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种关系。“我”是关系中的主体,“它”和“你”是这一关系中与“我”相对应的客体。这个关系,乍一听有些高深莫测,其实不难理解,...
关键词:马丁·布伯 《我与你》 教育家 被动地位 客体 中学生 
“集体叙事”校本教研的建构——纳入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刘荃 李静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培育时代新人背景下小学课堂变革的集体叙事研究”(编号:D/2020/02/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将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纳入集体叙事的视野,建构校本教研模式。“集体叙事”校本教研具有交互性主体、平等性相待、协商性对话的特质。实施路径包括:观前备课——教材与教法的解读;理念阐释——思想与路径的变革;课堂观摩——...
关键词:集体叙事 “我—你”关系 校本教研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建构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10期137-144,共8页杨珣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视角下,将师生关系重新建构,认为应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我–你”关系,并将其应用到教育中的人际关系里,于是便形成了“我–你”师生关系,是“我–你”关系在教育领域的特殊体现。基于此,从以人为本的对话教育观、以...
关键词:对话哲学 师生关系 “我–你”关系 
马丁·布伯关系哲学视角下课程思政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再阐释
《高教论坛》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高贺胜 付超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和精神维度的双向奔赴,课程思政是由传统课堂传受专业知识主导向兼顾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双线的融合并进。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本质上都是育人,都需要在知识和精神层面产生有效链接,两者既有异质对...
关键词:课程思政 师生关系 马丁·布伯 关系哲学 相遇 对话 
隐秘的影响力:从道家到莫里斯·布朗肖
《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赵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莫里斯·布朗肖与老庄思想的内在关系研究”(23YJAZH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有部分学者注意到,法国学者莫里斯·布朗肖与中国道家在思想观点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以为只是单纯的“不谋而合”。其实,这种相似是布朗肖受道家思想影响所致,只是这种影响过于隐秘,不易为人所知。布朗肖不仅了解道家思想,还研读过《道德...
关键词:布朗肖 道家 马丁·布伯 相似性 影响 
学前教育实习“三主体”的“我-你”相遇——基于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
《职教通讯》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崔霞 
2019年度江苏省高教教育学会立项课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运行机制优化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19JSJG482)。
学前教育实习的质量对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实习需要实习生与“双导师”开展积极有效的“对话”。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认为真正的对话关系是“我-你”关系,并强调“我-你”关系的直接性、相互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习 对话哲学 三主体 “我-你”相遇 
东西方哲学的对话:马丁·布伯对中国典籍的翻译阐释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1期101-112,136,共13页付天海 穆峥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短篇小说译介史研究”(20YJA75200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技术现代性语境下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对中国典籍的翻译阐释研究”(L21BYY012)。
马丁·布伯是世界著名的犹太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曾翻译阐释了中国代表性典籍《庄子》《聊斋志异》和《道德经》。作为德国学术语境中的犹太人,以及从闪米特文化和德国神哲学双重视野探视中国古老传统的思想家,布伯特有的综合禀性使其...
关键词:马丁·布伯 中国思想文化 东西方哲学 中德交流 
找准角色定位 践行电力精神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年第23期1-1,共1页乔琦 
20世纪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中国电力工业,这位有着141岁高龄的“老人”精神矍铄的关键就是,永远在创新中丰富自己的角色内涵。1882年7月26日,中国第一座发电厂——上海电气公司在外滩点亮了中国第...
关键词:中国电力工业 角色内涵 角色定位 马丁·布伯 电力 英国伦敦 
材料作文“我-你的人生”导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3年第24期58-59,共2页张达富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把人生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一它的人生”,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一种是“我一你的人生”,就是超越主体与客体之分。
关键词:材料作文 导写 马丁·布伯 主体与客体 人生 
马丁·布伯对话理论视域下教师期望效应的生成与利用
《教师教育论坛》2023年第7期75-83,共9页黄国芹 Ashraf Muhammad Azeem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其内涵是指教师通过显性或隐性的途径,传递自己对于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基于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教师期望效应依赖于“教育是一种对话”的对话性生成基础;表现为以“非介...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 对话理论 非介质性 相互性 转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