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木犀草素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  

作  者:王雪燕 马天骏 吴虹 何梅 谢文锴 卢柳平 崔英[1]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南宁530021 [3]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出  处:《医师在线》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Journal of Doctors Online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木犀草素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木犀草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寻找骨肉瘤的疾病相关靶点,再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取交集,得到关键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在Cytoscape中筛选核心靶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木犀草素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木犀草素靶点53个,骨肉瘤疾病靶点5347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49个,核心靶点10个,分别为肿瘤蛋白53(TP53)、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半胱天冬酶3(CASP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和B细胞淋巴瘤2样蛋白1(BCL2L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与PTGS2有一定结合能力,与其他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靶向TP53、Akt1、VEGFA、TNF等关键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等信号通路,从而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骨肉瘤的作用。

关 键 词:木犀草素 骨肉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 类 号:R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