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不得”闲——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实境遇与价值探寻  

作  者:马颖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  处:《国际高等教育》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摘  要:一、问题提出:以闲暇揭示大学生的时间困境 (一)时间的“加速”:加速社会与闲暇缺失闲暇生活的渊源可追溯至历史长河,《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讲究藏息相辅,以闲促学。明代袁中道提出“上层静息,焚香修学”,将闲暇与学问置于理想生活最高层。从先秦诸子“闲居”、“闲情”到唐宋大家“闲笔”、“闲评”再到明清学者“闲趣”、“闲赏”,我国闲暇思想代代相传。

关 键 词:《学记》 藏息相辅 价值探寻 现实境遇 大学生 袁中道 闲暇生活 闲笔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