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观念与汉魏诗歌的感物传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涵瑞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华中学术》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Central China Humanities

摘  要:多识鸟兽草木,是先秦时期传统博物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汉儒解释经典时,重视其中名物,并将名物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比附政教。随着博物观念的发展,注者解释名物时逐渐脱却经学指征,将其还原为可见可感的自然之物,与诗学中的感物相应和。名物从政教象征具体化至实际生活,成为“直寻”“应物斯感”一类诗论的基础。通过博物观念来考察汉魏诗歌的感物传统,可知六朝诗学的“感物”不仅是单纯的复古,回到先秦的“多识草木鸟兽”;更成为一种兴发情感的中心点,开启后世兴寄论的先声。

关 键 词:《诗经》 博物学 感物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K23[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