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德超[1] 李智[2] LI De-chao;LI Zhi
机构地区:[1]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999077 [2]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出 处:《上海翻译(中英文)》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项目“趋同还是趋异?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口译、专业口译和非母语语言种类的多维度分析”(编号:15602621)以及“语料库驱动的限制性英语中的惯用语研究:多模态途径”(编号:15603623)。
摘 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与国家翻译能力需求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国家翻译教育能力尤显重要。本文在前人提出的国家翻译能力框架下,对三级指标国家翻译教育能力进行细化分析,建立国家翻译教育能力框架。框架中翻译教育能力包括翻译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指标。翻译教育投入包括教育规划和教育师资等;翻译教育过程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过程监控与评估、实习基地等;翻译教育产出包括教师产出、学生产出和机构产出。结合框架,本研究深入探讨AI与国家翻译教育能力的深度结合,丰富翻译教育投入,完善翻译教育过程,提升翻译教育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