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身体感”的丝路旅行与会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进[1,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文学院 [2]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74-186,共13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椅子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在“丝绸之路史前史”时代传播至西亚、地中海沿岸、中亚及印度,后随佛教沿丝路网络传入中国,至今已“播撒”到世界各地,无远弗届,形成了难以计数的椅子文化和椅子样态。椅子在丝路网络循环往复的流通中深刻塑造了沿线人民的“椅子/身体感”,“改变中国”并“征服世界”。“椅子/身体感”对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影响,是将中国人“席地跪坐”改变为“垂足高坐”,并因此重塑了国人的身体感知、起居习性和文化观念。在其大范围、长时段、不间断的旅行中,“椅子/身体感”的物性能供性、具身嵌入性和交流会通性得到彰显,不仅使自身发生着巨变,而且在文明互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感知方式的会通和共享。

关 键 词:椅子/身体感 丝绸之路 旅行 会通 感官共轭 

分 类 号:G125[文化科学] TS664.01[轻工技术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