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琳 袁满沙 唐敏 罗杰 刘溢 张洪琼[1] 孔令汉
机构地区:[1]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万州404100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对两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并调查其耐药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鉴定菌种,illumina测序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wgSNP)进行分子分型,采用数据库比对分析耐药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两起事件检出的8株鼠伤寒沙门菌均属ST19型。第1起事件的5株沙门菌wgSNP差异数为0~1 bp。第2起事件的3株沙门菌wgSNP差异数为8~26 bp。两起事件沙门菌之间wgSNP差异数为64~84 bp。第1起事件的沙门菌均携带4种耐药基因aac(6')-Iaa,strA,strB和bla_(TEM-1B)。除以上4种耐药基因外,第2起事件的沙门菌还携带tet(A)基因。8株菌株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链霉素和萘啶酸耐药,5株菌株对四环素耐药。结论两次食物中毒事件病原体均为ST19型鼠伤寒沙门菌,但wgSNP分析判断两次事件的沙门菌属于不同克隆。本研究中的8株菌株已出现多重耐药现象,建议临床治疗时尽量避免使用已有耐药性类抗生素。
分 类 号:R378.2[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155.3[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