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刚[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2期64-89,共26页The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各脱主义哲学的现象学阐释研究”(23BZX07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前言海德格尔将整个哲学史看作是被范畴学说史所规定的历史。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存在者之多种含义”总是存在之“多种含义”以何种方式划分的范畴问题。存在以何种方式区分(即范畴以何种方式奠基)的问题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是受到谓述逻辑、命题判断、推论逻辑的支配。这条道路默认判断命题结构与现实实在的某种类比,或者以命题谓述模式或系词功能的先天形式来演绎范畴(阿奎那道路),或者将判断命题的先天形式参照客观经验之先验可能性共同来演绎范畴(康德道路),都是存在被谓述真理支配,被类比、相似、中介原理下的理智(intellectus)活动支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