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彦君[1] 冯彦 Feng Yanjun;Feng Yan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3期215-225,共11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FX017)。
摘 要:中国劳动合同法确立了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凸显时代感和创新精神。在当下灵活就业和非典型用工日趋重要的背景下,非全日制用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其制度规则与数字化、法典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在充分解析和阐释制度构造的基础上,发现制度不足和缺陷,寻求契合现代社会的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之策。非全日制用工制度需要在法典化和数智化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未来发展之路。特别是作为灵活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应该以怎样的模式进入法典,存量(现有)规则如何优化,增量(新设)规则如何创设,都需要进行充分研讨并提出可行建言。总体而言,非全日制用工制度适用范围应当明确界定;合同订立标准和报酬支付标准应予澄清;关系终止补偿规则需要确立;责任配置缺失内容也应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