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漪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语文建设》2025年第6期1-1,共1页
摘 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对准音调”,首先要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有些学生性格开放,容易发现他们内心的活动,更多的是心里的某一角藏着奥秘,教师没有精细的目光很难找到那根琴弦。教师不能只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搭准他们的脉搏。要有眼力,巨细不漏,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就拿课堂上来说,某个同学撇一撇嘴,某个同学脸上掠过一丝笑意,某个同学目光中突然出现某种异彩等等,全是心弦弹奏的信号,可窥见学生心中的那“一角”,可以窥见他们对语文,对某篇课文、某个练习的态度,可以窥见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大至社会、人生,小到一句话语。
关 键 词:苏霍姆林斯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