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物迁”与“物不迁”——庄子与僧肇的“物论”浅析  

Not Moving with Things and Things Not Moving:An Analysis of Zhuangzi’s and Sengzhao’s Theory of Thing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馥译 Xiong Fuyi

机构地区:[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  处:《中国佛学》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摘  要:从词源学上看,“物”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经过有序传承,一直延续至现代汉语中;而“物论”,在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可谓历史悠久。本文从“物”字的词源出发,阐明其字形发展之历史源流,明确了“物”的概念必须放在一种“关系”范畴中来理解。这样来看,庄子的“不与物迁”之论与僧肇的“物不迁”论,亦统属于中国哲学中的物论传统。庄子之“不与物迁”,为“无物心论”之物论;僧肇之“物不迁”,为“即真”之物论。某种程度上,这两种“物论”,代表了中国“物论”传统中隶属道释二家的经典范式。

关 键 词: 物论 不与物迁 物不迁 

分 类 号:B223.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