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永强 Lei Yongqiang
机构地区:[1]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道德经》文本旅行与海外认同研究”(编号:SD2022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老子“大音希声”一语文约义丰,以诗性的言说、负的方法来证显幽隐恍惚之“道”的真实存有,乃老子道论的象喻表达。老子之喻道论不断更新语言的脉络化,以哲学的隐喻突破语言的牢笼,使变化玄妙的道体得以显豁,并通过“观”的工夫而证显之。此语后世之美学歧出,实基于人们对生活世界中音乐的现实关照,当人们向道而思,表现出对音乐本质美的无限追求时,将“上达”而冥合于老子“诗意的栖居”。“道”的超越向度与不可言说,给后人留下巨大的阐释空间,或疏离于老子道论,或游移于音乐现象界与本体界之间,莫衷一是。为正本清源,我们仍须回归《老子》原典,并对后世“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转向给予正面的回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