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学视域下川剧译者多重性互动探究——以《巴山秀才》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绍兰 

机构地区:[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璧山400031

出  处:《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86-90,共5页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摘  要:以认知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旨在探讨川剧翻译中译者的多重性互动。通过文本分析和源文本与译文本对比的方法,对川剧《巴山秀才》英译本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与源文本互动时,注重保留原文结构与句式,忠实呈现原文形式与含义;与现实互动时,直面文化差异,采用音译、直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保留中国文化特色;与译文读者互动时,充分考虑读者接受情况,将中式文化意境合理转化为目标语意象。研究结论表明,译者只有在与原文、现实背景及译文读者的多重互动下,合理运用翻译方法,才能推动川剧翻译走向国际,促进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

关 键 词:认知翻译学 川剧高腔 《巴山秀才》 译者互动 文化传播 翻译策略 

分 类 号:I04[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