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生成及教学促进  

Generation of Human-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Perspective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Promo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常悦 CHANG Yue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2]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湖北荆门448000

出  处:《教学与管理》2025年第13期39-42,共4页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教材局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课题“数字化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研究”(JCSZD2024KC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人地协调观是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其形成和发展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特性及现实背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为地理学科落实育人目标提供了价值遵循。对人地协调观本质的理解要以“人地关系”的认识为基础,分析协调的关联性、一致性、动态性特征,从环境友好观、资源节约观、人口均衡观、绿色发展观四个维度阐明具体内容。地理学科中人地协调观的生成依赖于知识理解、逻辑推论、实践转化,借助课程资源整合、真实情境创设、学科实践开展等具体措施促进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进阶,有助于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育。

关 键 词: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 地理学科 观念生成 教学进阶 

分 类 号:G633.5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