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奇 刘桂玲[1] ZHANG Wenqi;LIU Guiling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62-167,共6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多模态建构、翻译与传播优化研究”(23YJC74008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框架下吉林省形象的良性建构研究”(2023C12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费尔克劳三维框架下融媒体时代吉林省形象的传播及优化研究”(2024B136)。
摘 要: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强大契入点。为洞悉国家形象自我建构途径,运用话语—历史分析法对《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英文版中的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白皮书通过指称策略、辩论策略和视角化策略的使用,建构出中国团结一致、执政为民、蓬勃发展、自信坚定、倡导共同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此种形象建构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关 键 词:话语—历史分析法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英文版 国家形象建构 中国减贫形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