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建构

作品数:391被引量:111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武建国张昆孟建宫承波陈林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全媒体时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传播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9,共9页傅守祥 魏丽娜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2025&TZ065)的成果。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新时代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文化交流传播在全媒体时代正在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边界模糊化、传播立体...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对外文化交流 全媒体时代 国际传播 国家形象建构 
China Daily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文化产业》2025年第8期40-42,共3页曾庆蕴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熊猫已成为具有高认知度的中国文化符号。“福宝”作为首只在韩国诞生的大熊猫,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熊猫“福宝”于2024年4月3日返回中国。本文以中国主流对外报道媒...
关键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中国日报》 对外报道 中国文化符号 文本分析法 大熊猫 认知度 国家形象建构 
互鉴与重塑:非虚构写作的跨文化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以“译文纪实”系列丛书为例
《对外传播》2025年第3期40-44,共5页陈小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0JJ021)的研究成果。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跨文体、跨学科和跨媒介的创作实践,掀起了世界范围的跨文化叙事风潮,并于21世纪初被引入中国。201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译文纪实”系列丛书,成为国内首套非虚构写作的开放性丛书。“译文纪实”系列丛书从西方看...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 译文纪实 跨文化叙事 国家形象 
语境重构与国家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
《外语研究》2025年第1期46-52,F0003,共8页武建国 李玓桥 
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策略研究”(编号:ZDPY202404)的阶段性成果。
现有的国际舆论和文化格局使得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塑而非自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通过大众传媒自塑国家形象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基于语境重构视角,以新冠疫情报道为语料,总结其英译中使用的语境重...
关键词:国家形象建构 语境重构 语料库 新闻报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汉英双语介绍性文本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王筱 郭祉祯 
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文本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202410165006);2025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省红色旅游景点语言景观翻译研究”(2025lslqnkt-041);2024年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文体学视角下中国儿童文学英译研究”(LJ112410165048)。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红色旅游文化备受关注,红色旅游景点的外宣翻译对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目的论视角,从目的论三大原则出发,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汉...
关键词:目的论 红色旅游景点英译 国家形象建构 
叙事理论视域下外宣翻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英译本为例
《景德镇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于强福 朱康利 
陕西跨文化交际与区域国别合作研究项目(2024HZ0554);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SYB202400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大国形象的建构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外宣翻译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是一本深刻探讨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贡献的理论书籍,本土...
关键词:叙事理论 国家形象建构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游戏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黄博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视听艺术精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22ZDA08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研究”(编号:22VSZ096)阶段性成果。
游戏作为一种新崛起的文化传播媒介,既承袭了互联网及其他新媒体所构建的互动性文化框架,又在此基础上持续推陈出新,实现了自我的升华与拓展。游戏产业的形成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群体认同感的建立开辟...
关键词:国产游戏 游戏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建构 《黑神话:悟空》 
大型体育赛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传媒》2025年第2期56-58,共3页陈朝晖 刘海琨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相继承办了一系列体育赛事,包括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这些体育赛事不仅为中国体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国际传播表达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新的契机。本...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 国家形象建构 体育国际传播 体育叙事 
国家形象建构融入多模态“中外服装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纺织报告》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王惠莹 
浙江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外服装史”(2023-ks11)。
服装能传达民族与国际化的符号特征和视觉元素,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外服装史”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其次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创新点,最后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外服装史”课程的参与感和...
关键词:“中外服装史” 国家形象 多模态 课程思政 
“中国一带一路网”“绿色”话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1期382-390,共9页郭英佳 卢桦 吴意 
本研究收集了中国一带一路网的绿色发展相关新闻语料并自建语料库,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借助语料库工具Sketch Engine和LancsBox探究中国主流媒体在“一带一路”绿色话语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表明该语料库高频实词主要围绕行为主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国家形象 话语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