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玲

作品数:32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英语思辨能力语篇语篇理解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外语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价理论视域下城市形象的受众接受与重构研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张存 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多模态建构、翻译与传播优化研究”(23YJC74008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和青年扶持)“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框架下吉林省形象的良性建构研究”(2023C12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费尔克劳三维框架下融媒体时代吉林省形象的传播及优化研究”(2024B136)。
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辅以立场三角模型,构拟了基于城市形象的受众评价互动模型,并用以量化分析社交媒体上城市宣传片的受众评论。研究发现,受众的正面态度显著多于负面态度,且主要通过级差中的强化增强语力,以定位和联盟其他交际者接受...
关键词:评价理论 立场三角模型 城市形象 受众评论 社交媒体 
及物性视角下生态语篇中的中西方国家形象建构对比研究被引量:1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李跃 刘桂玲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C128)。
国家形象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以往语言学界主要从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研究国家形象的建构,所选语料多为政治、新闻和演讲语篇,鲜有学者通过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过程视角研究生态语篇中国家形象的建构...
关键词:及物性过程 环保公主 国家形象 对比研究 
从他塑到自塑:社会建构论视角下新时代中国青年身份的话语建构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5-80,共6页刘桂玲 张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YJA740027)。
以往身份建构研究多聚焦职业群体,对于特定年龄群体关注较少。Bilibili于2020年和2021年青年节分别发布了《后浪》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两个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在社会建构论视角下,从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新时代中国青年 身份建构 新媒体 
多模态隐喻架构视角下《中国抗疫图鉴》中中国形象建构研究被引量:1
《长春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39-44,共6页刘桂玲 李跃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YJA740027)。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果。长卷漫画《中国抗疫图鉴》以图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的抗疫历程,从医生、人民到国家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的抗疫精神和形象。本文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对《图鉴》中的隐...
关键词:《中国抗疫图鉴》 多模态隐喻 架构 中国形象 
英、汉语空间量度词空间义的视角化研究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9-74,110,共7页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740027)。
空间量度系统一直广受关注,以往研究聚焦空间量度系统、隐喻义及跨语言对比研究,忽略了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空间多义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中包含类型、方向、维度含义,真实语料显示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空间义类型、方向...
关键词:空间量度词 空间义 英语 汉语 视角化 
思辨能力视域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被引量:37
《外语学刊》2021年第6期83-88,共6页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语篇—历史分析法框架下新时代国家认同与国家形象良性建构研究”(20YJA74002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思辨英语课’的语言类大创项目培育模式研究”(GH20010);吉林大学本科教改项目“思辨能力导向下英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教学策略生成研究”(2019XYB049)的阶段性成果。
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将思政教育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进而将学术话语转化为日常话语,这一话语体系的重构有助于使课程思政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本文提出以课程为依托、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
关键词:思辨能力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 话语体系 框架和路径 教学设计 
汉语中“红”意象的语言表征及文化认知阐释——以《红楼梦》为例
《长春大学学报》2021年第11期55-60,共6页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YJA74002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B27;2020B201)。
颜色作为文化符号在社会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红楼梦》为例分析“红”意象在汉语中的语言表征及其文化认知理据。研究发现,《红楼梦》中“红”的语言表征为基本颜色词“红”和三类非基本颜色词,即“红”的近义词、...
关键词:“红”意象 汉语 语言表征 文化认知 《红楼梦》 
架构理论视阈下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习近平APEC主旨演讲为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34-137,147,共5页张艺琳 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语篇-历史分析法框架下新时代国家认同与国家形象良性建构研究”(20YJA74002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治话语发展变化及建设研究”(2019A2)。
习近平主席讲话中隐喻出现的比例极高。在习近平2018年APEC主旨演讲中,"船舶"架构成为整篇演讲中最重要的概念。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依据Charteris-Black的隐喻识别步骤,分析演讲中"船舶"隐喻性架构的构成及其建构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习近平APEC主旨演讲 “船舶”架构 架构理论 国家形象建构 
美中主播中美贸易战访谈的及物性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38-142,共5页马琳 刘桂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语篇-历史分析法框架下新时代国家认同与国家形象良性建构研究”项目资助(20YJA740027)。
及物性系统是人类语言三大元功能中概念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对美国FOX主播Trish就中美贸易战访谈中国CGTN主播刘欣的语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研究二人访谈语篇中及物性过程分布情况及其功能,从而揭示...
关键词:访谈 美中主播 及物性 对比分析 
成果导向的英语精读课思辨能力提升教学策略研究被引量:2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01-106,共6页刘桂玲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思辨能力导向下英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教学策略生成研究”(2019XYB049)。
在成果导向的理念观照下,参照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理论框架中的要素,文章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探索精读课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消解师生之间二元对立的模式,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形...
关键词:成果导向 英语精读课 思辨能力 教学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