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微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广江 蔡伦 张茜 唐守伦 许朝军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甘肃教育》2025年第6期6-7,共2页

摘  要:委员建议“把手机还给孩子”该如何理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接受采访时称,在人工智能时代,要把手机还给孩子。用人工智能屏蔽游戏和无聊的短视频,将干净的手机还给孩子。这一建议将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手机转变为为教育服务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打造“干净的手机”,核心在于善于运用技术手段屏蔽干扰信息,让手机从“玩具”变为“工具”,进而实现“工具为人所用”的目的。还可以用AI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路径,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在AI辅助下发展独特优势。另外,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所以,教师不必与AI比拼知识储备,而应聚焦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建立逻辑、形成价值判断,从而让教师从“知识搬运工”回归“灵魂工程师”的本位。

关 键 词:技术手段 因材施教 多元评价体系 干净的手机 

分 类 号:G43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