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桂红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10期48-50,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能够相互衔接和协调,形成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初中历史学习过渡到高中历史学习,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不适应,促进他们对历史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持续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意味着,在初中阶段,寻求指向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点是合理的、可行的、必要的。初中历史课程为学生奠定了历史知识的基础,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的初步兴趣和认知能力,从初中阶段开始关注初高中历史衔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因此,笔者尝试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出发,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路径,寻求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点。下面将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探寻新航路”中的问题教学为例展开叙述,恳请得到广大历史同仁的批评指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