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玉顺[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江汉论坛》2025年第4期98-105,共8页
摘 要:先秦儒道关系,以孟子和庄子为典型代表,这一判断并不是简单地基于以双方差异对立为基础的所谓“儒道互补”。事实上,两家的关系可概括为“同途殊归”,即其宗旨虽然“殊归”,但其思想方法却是“同途”,即两家都具有“解构→还原→建构”的致思路径:就解构而论,两家都批判某种社会现实;就还原而论,两家都回归某种本真状态;就建构而论,两家都诉诸某种理想秩序。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真状态的还原和理想秩序的建构方面,两家都彰显了个体的独立自足价值及其对于社会秩序建构的基础意义。就此观之,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或者可以期待儒道两家不仅“同途”,而且“同归”。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