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鸣奋[1] Huang Mingfen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4期141-150,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人工智能崛起是当下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现象。对于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的应用,可以从社会、产品、运营三个层面加以考察,分别着眼于它的类人性、属物性和施事性。就类人性而言,它既是有表达能力的创作者,又是有甄别能力的鉴赏者、有沟通能力的传播者,其主观性、客观性、交流性是考察的重点。就属物性而言,它既是抒情写意的有力手段,又是艺术素材的重要来源、灵活多变的复杂系统,其实用性、丰富性、可塑性是考察的重点。就施事性而言,它既是开拓创新的有效方法,又是以假乱真的搅局因素,同时还是与时俱进的发展动力,可从建构性、解构性和重构性加以考察。人工智能的上述多重定位不仅说明其具备无穷潜力,而且说明人类可以从多重角度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