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透明的红萝卜》创作心理——从心理批评学角度分析《透明的红萝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思钰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  处:《牡丹》2016年第2X期33-34,共2页PEONY

摘  要:莫言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发表时也引起了巨大反响。本文将采用弗洛伊德的心理批评方法,从创作来源、创作素材、创作心理三个方面,对作家在本篇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意识进行分析。1985年,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小说的主人公是没了亲娘,父亲闯关东,受尽后母虐待的沉默孤僻的'黑孩'。

关 键 词:创作心理 心理批评 黑孩 莫言 《中国作家》 心理意识 高密县 童年经历 大脑袋 性压抑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