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识

作品数:401被引量:3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春临赵敏郑崇勋熊康宁蒋欣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联研究——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
《成长》2024年第17期91-93,共3页张荔霞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联研究——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577)的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和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民族责任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语文课程则成为巩固新时代民族共同体观念的...
关键词:民族责任感 经典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语文课程 心理意识 关联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
《党史文苑》2024年第8期48-50,共3页李宁 韩磊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人们共同体 路径探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统一多民族国家 交往交流交融 心理意识 荣誉感 历史进程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健康》2024年第13期89-89,共1页刘绂 
初中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青春期受激素等原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走出心理意识困境,进而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奠定...
关键词:学习成效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心理意识 学生会 初中阶段 青春期 健康的心理 
论初中课文鲁迅小说的儿童视角
《语文月刊》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谭维河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科研课题“语用学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1AJCJY21020);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编号:202215059)的阶段成果之一。
小说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因而也愈发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僵化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模式的传统解读,转而追求更为广阔的小说文本解读的新路径。儿童视角是指作家在创作过...
关键词:小说教学 儿童视角 鲁迅小说 成人视角 心理意识 文本解读 讲述故事 初中课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正确心理意识的培养
《传奇故事》2024年第4期115-116,共2页央拉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确心理意识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学生 心理意识 培养策略 
胡塞尔现象还原论:重构心理“意识自然化”
《心理学进展》2023年第12期5902-5908,共7页黄蓉 
自然主义的蓬勃发展,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预设产生深刻影响,在心理学上表现出心理“意识自然化”从而遮蔽了意识的“意向性”,最终导致“心”与“物”的二元断裂;胡塞尔对心理“意识自然化”的解读过程,就是不断对心理“...
关键词:意识自然化 心理 重构 现象还原 
培育人民政协协商文化的路径探索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3年第6期26-29,共4页王凯 
人民政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文化。协商文化不仅是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构建现代民主国家所必须注重培育的共有心理意识,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协商文化是...
关键词:人民政协 协商文化 现代民主国家 心理意识 当代政治 路径探索 现代文明 精神气质 
多面之城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1期44-47,共4页李楠 刘力仍(摄影) 
人类文明的表征之一,便是对空间的占有、区隔、规划、建造与命名。人造建筑是人类对于空间的显性标记,借由建筑的各种材料、形式、风格、功能乃至地点、造价、设施等一系列配套,空间被标记出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成为历史变迁、文化聚...
关键词:显性标记 心理意识 审美价值 人类文明 历史变迁 社会阶层 文化聚落 
移动短视频对观众心理意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中国报业》2023年第20期238-239,共2页孔仪然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委托课题“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Wt221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当下,碎片化的信息流使得移动短视频受到观众的喜爱和青睐,其对观众生活、心理、社交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短视频平台可通过优化平台推送和宣传方式、加强平台监督管理...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 观众 心理意识 
晚明心学对深层心理意识的探索——颜钧的“御天造命”之学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8期30-40,共11页钟华 姜广辉 
刘师培曾提出宋明理学“兼伦理、心理二科”,卓有识见。然反观儒家关于心理意识活动的论述,自先秦以来一直使用心、性、情、意、知、志这些概念范畴,在这些概念范畴中,性被认为是最根本的。但这对于复杂心理活动的认知不免有欠深入的缺...
关键词:颜钧 御天造命 性命之学 心理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