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晓娜[1]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第4期142-147,共6页The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
基 金:汕头大学文科科研基金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R11006);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TF13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安石在十七岁时便随父亲迁居江宁,从此与江宁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在江宁居住二十年之久,而江宁的钟山更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王安石对钟山的痴恋情结,绝不亚于欧阳修"二十年三十篇诗"的思颍念颍之情。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我们可以探究王安石隐逸情怀的演变,王安石的隐逸情怀始终以"钟山"为寄托,他入参朝政前在江宁读书讲学并屡次拒官,体现的是儒家式的待时之隐,执政变法时念兹在兹的"钟山情结"则展示王安石具备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晚年退隐钟山的悠然闲适则是以佛释之隐为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