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娜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北宋特质隐逸文化仕隐观宋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潮汕方志中的母教书写研究--以《列女传》为中心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40-47,95,共9页林晓娜 曹虎 
2024年度汕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潮汕文化研究专项“潮汕方志、潮汕歌谣中的母教文化研究”(ST24ZX06);汕头大学文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潮州歌册与潮州歌谣中的母教文化研究”(CWS22003)。
明清潮汕方志高度重视母教,主要表现在充分凸显母教的作用,受旌表女性多为教子有方的良母,教子有成是潮汕方志《列女传》入选的重要标准。潮汕母亲的教子内容包括课子读书、教子立德处世和促成子承父志三个方面。教育理想分为两个层面,...
关键词:潮汕 母教 方志 列女传 
吴潜明州诗词的思想情感研究
《安康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72-76,共5页林晓娜 陈海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南宋四明文学研究”(16YJC751015);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宋代四明文士及其诗文考论——以楼氏、史氏家族为中心”(2013WYM_0023)。
吴潜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知明州时诗词创作颇丰。本文搜检史书、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结合吴潜的明州诗词,分析吴潜知明州期间丰富多元的思想情感状况:从唱和诗词中见出他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的政治理想,以及与僚属间亲如知己的情...
关键词:吴潜 明州 思想 唱和 农事 
论宋代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9期162-168,共7页林晓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南宋四明文学研究”(16YJC751015);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宋代四明文士及其诗文考论——以楼氏、史氏家族为中心”(2013WYM_0023)阶段性成果。
北宋诗文革新中存在着"乐"主题发展的过程,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也是北宋诗文革新中"乐"主题发展的反响。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借由"众乐亭"唱和而提出,经由西湖十洲的吟咏达到鼎盛,而在南宋实现转型,由凸显政绩、循吏转...
关键词:四明 文学景观 众乐 唱和 西湖 
南宋四明地区的文士酬唱活动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5-10,94,共7页林晓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南宋四明文学研究”(16YJC751015);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宋代四明文士及其诗文考论——以楼氏、史氏家族为中心”(2013WYM_0023)。
南宋四明文士热衷于文学酬唱,唱和活动频繁,蔚为风尚。从唱酬的场合来研究南宋四明的诗歌唱酬,可以揭示每一种唱酬活动的特征及意义。南宋四明文学社团众多,以诗社活动、宴游雅集为中心的酬唱十分频繁,作品虽较少关注社会现实、讨论政...
关键词:四明 酬唱 诗社 乡饮酒礼 民俗节庆 
从文学地理学视角探究吴文英的词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8期11-15,94,共6页林晓娜 陈麒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南宋四明文学研究”(16YJC751015);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人文社科)项目“宋代四明文士及其诗文考论——以楼氏、史氏家族为中心”(2013WYM_0023)。
吴文英的词风与其一生所经行之地的地理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梦窗词的雅化倾向与四明科举风气高涨、研习理学风气浓郁有关,辞赋笔法的形成也与四明重屈原及辞赋的学风有关。吴文英的苏杭词中分别折射出汴京和古吴都的影子,受地域文化影...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吴文英 苏杭词 隐逸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看李清照和朱淑真的创作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80-84,96,共6页林晓娜 李胜男 
2018年汕头大学文学院“女性文化/文学”专项研究项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李清照、朱淑真比较研究”。
女性主义地理学主要研究女性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来比较研究李清照、朱淑真,可从社会空间、家庭空间、闺阁空间、女性身体空间等角度入手。首先,社会空间在限制出行范围、控制婚姻自主权、限定受教育范围这三...
关键词:女性主义 地理学 李清照 朱淑真 
论宋代睡隐诗的典故意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林晓娜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STF13005):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
宋代以"睡眠"为题材的诗歌较之唐代大大增加,"睡眠"成为隐逸诗中的重要题材之一。"睡隐"的直接典故来源是陈抟高卧,宋人对陈抟高卧的赞颂源于陈抟的隐士形象符合宋人的仕隐观念。宋代的昼寝诗把"宰予昼寝"之懒和"边韶昼眠"之达融合,表...
关键词:睡隐 高卧 昼寝 隐几 
宋代的“吏隐”“、中隐”考辨被引量:2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7期16-17,共2页林晓娜 
2011年汕头大学文科基金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课题编号:SR11006;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课题编号:STF13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唐以前诗中之吏隐大多出自山涛"吏非吏,隐非隐"之典,至中晚唐方成"以吏为隐""、隐于吏"的涵义,宋代之吏隐并不局限于小官小吏者,仕宦失意或居高位而被闲置者皆可自称吏隐。中隐在宋代并未广受关注,究其原因与中隐的功利化、世俗化有关。
关键词:吏隐 中隐 仕隐观 
论王禹偁仕隐观的演变及其吏隐诗被引量:3
《江淮论坛》2015年第2期156-161,共6页林晓娜 
2011年汕头大学文科基金项目(SR11006);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STF13005)
王禹偁的仕隐观经由入仕前的反对隐遁避世,到吏隐郡斋时主动追求闲散以调适心灵,再到八年三黜阶段因不能有所作为而屡兴辞官归田之思,展示的是以儒家兼济情怀为内核,以体恤民艰、行己有耻的精神为本心,以澹泊乐天为外相的隐逸人格精神,...
关键词:王禹偁 仕隐观 吏隐诗 隐逸精神 
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看其隐逸情怀的演变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第4期142-147,共6页林晓娜 
汕头大学文科科研基金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R11006);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北宋隐逸诗与隐逸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TF13005)的阶段性成果
王安石在十七岁时便随父亲迁居江宁,从此与江宁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在江宁居住二十年之久,而江宁的钟山更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王安石对钟山的痴恋情结,绝不亚于欧阳修"二十年三十篇诗"的思颍念颍之情。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我们可以探究...
关键词:王安石 钟山情结 仕隐观 隐逸情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