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涛[1]
机构地区:[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210013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21-27,共7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重新审视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利用建构主义,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网络与世界3的关系作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3既是个体建构,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2)网络是世界3的一个特殊的能动部分,是知识进化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网络的出现,进一步彰显了世界3的实在性;(3)网络在推动客观知识的个人和社会建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大大推进世界3的从混沌向有序的转化进程;(4)三个世界理论作为一种对于世界本体解释的理论,为我们从宏观的视域考察网络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视角,将有利于破除对网络的"崇拜"。此外,文中还对部分学者提出的"世界4"概念进行了辨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