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中的异样主体之维——德勒兹视域中的后现代主体模式  被引量:9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Subjects in Other Places--The post-modern mode of the subjective in Deleuze's perspectiv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党根[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讲师杭州310028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9-16,共8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同其他后现代哲学家一样 ,批判性地反思近现代主体一直是德勒兹反传统理性主义的中心支点。在其主要代表作《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中 ,德勒兹为我们提供了“欲望机器”、“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者”等后现代主体概念 ,这是在批判反思基础上进行的重铸新的主体模式的尝试。这种主体模式借助于传统主体的形式却有着不同于传统主体的旨趣 ,它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原则 ,倡导去除一切形式的“规范化认同”和“能指之暴政”。德勒兹的后现代主体本质上不过是逃脱了资产阶级的现实原则、逃脱了超我和自我的压制、解除了辖域化和编码的欲望之流的承载者。

关 键 词:欲望机器 精神分裂者 块茎 游牧者 德勒兹 反传统理性主义 

分 类 号:B565.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